分类:
标题:
内容:
处方:乌梅 花椒 槟榔 枳实 木香(另研)香附 砂仁 川楝子(去核)肉桂 厚朴 干姜 甘草各等分<br>制法:上药研为粗末。<br>功能主治:杀虫止痛。治虫痛,时痛时止,面白唇红,舌有白点。<br>用法用量:加生姜1片,水煎服。<br>摘录:《万病回春》卷五<br>处方: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(生)9克 川椒(炒黑)9克 乌梅(去核)9克 人参6克 枳实4.5克 半夏6克<br>功能主治:驱蛔,祛暑。治暑邪深入厥阴,舌灰,消渴,心下板实,呕恶吐蛔,寒热,下利血水,甚至声音不出,上下格拒者。<br>用法用量:上药用水1.6升,煮取600毫升,分三次服。<br>备注: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。方中川椒、乌梅、黄连三味极辛、极酸、极苦之品,为驱蛔杀虫之主药;配黄芩助黄连以祛暑邪;干姜助川椒以驱蛔,并能温脾胃以实土;土败木乘,故以白芍以柔肝,人参以补虚;心下板实,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;呕恶吐蛔,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。诸药合用,共奏驱蛔祛暑之功。<br>摘录:《温病条辨》卷三<br>处方:花椒1钱,乌梅3枚,葱脑3个,槟榔1钱。<br>功能主治:虫症。腹痛口渴,饮水不已,兼呕清水。<br>摘录:《一盘珠》卷二<br>处方:乌梅、花椒、槟榔、枳实、木香(另研)、香附、砂仁、川楝子(去核)、肉桂、厚朴、干姜、甘草各等分。<br>制法:上锉1剂。<br>功能主治:虫痛。心腹痛,胃口有虫作痛者,时痛时止,面白唇红。<br>用法用量:加生姜1片,水煎服。<br>摘录:《回春》卷五<p align=center>【仅供拟方参考·请遵医嘱用药】</p>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