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满天下
淘金

药材疗方大辞典

测运

药材辞典 药茶辞典 药酒辞典 药膳辞典 药方辞典
《黄帝内经全书》 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《医宗金鉴全书》

防秋燥的饮食调理

防秋燥的饮食调理

秋燥伤肺最常见。饮食调理最适合

中医认为外燥伤人,且多从口鼻而人,此时身体首先会以肺来抵抗,所以燥易伤肺。肺脏调节全身之气,包括呼吸清气,所以肺脏是气的交换场所。一旦燥症人肺,会引起干咳,痰量少,气喘,胸闷等症状。有肺脏病史的患者容易引发急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结核、慢性肺气胂等病症。

多吃能够起到润肺作用的蔬菜水果和性平的药物。针对患者咽喉、肺脏的病症,富含大量水分的食物能够充分滋养敏感部位,同时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与营养。而味甘、性平的中药对人体不会产生较大刺激,又能起到滋阴、润肺的作用,辅助肺脏病症患者的康复调理。而那些油分大、易上火,影响消化的干果类食品,多吃会加重患者咽喉的不适,性温热的药物多吃也易引起人体炎症。

蜂蜜、雪梨都能润咽;萝卜、切片拌蜂蜜可防治燥热咳嗽;常饮豆浆或鲜奶能滋阴润燥;吃香蕉、红薯或磨烂芝麻煮糊能润肠,有表里刚润之功。中药的玉竹、沙参、怀山药、百合等,能够促进呼吸道和胃肠道的腺体分泌,所以是典型的润燥之剂,将其与肉类一同煲汤是明智之举。年老或体弱者,可适当选用红参或西洋参炖服,可收生津润燥之功,但必须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防秋燥.对症选方效更好

燥在肺部:症见发热头痛,微恶风寒,口鼻干燥,咳嗽无痰,咽痛而干。治以辛散甘润,可用桑杏饮,取桑叶10克,杏仁5克,北沙参15克,川贝3克,梨皮15克,冰糖3克,煎水代茶饮。

燥伤胃津:症见口干、尿少、饮食不佳或有干呕。治以养胃润燥,可用选用雪梨浆,取甜水梨1个,切成薄片,于凉开水中浸半日,时时频饮;或选用五汁饮,取梨汁、荸荠汁、鲜苇根汁、麦冬汁、藕汁和匀凉服。

燥伤肝肾:症见形体消瘦,皮肤干而无泽,盗汗,五心烦热,低热或干咳痰中带血。治以滋阴养血,可用牛乳饮,鲜牛乳1杯,加热后服之;或选天门冬粥,取天门冬30克,大米50克,煮粥食用。

防燥食物。功能不同适当选择

梨:梨除了生食外,也可以削片煲汤,在临睡前饮用,有润肺、通便,缓解积食之功。如不慎患上燥咳,可用生梨和JII贝母加冰糖炖汤喝,疗效不错。

甘蔗:具有滋养、解热、生津、润燥之功效。在秋燥时节,饮甘蔗汁最好。对于发烧伤津、胃热口苦、大便干燥、小便不利、反应呕吐、肺热咳嗽等有相当助益。

牛奶:具有补虚、益肺、润皮肤、解热毒及润肠通便的功效。因此,秋燥造成的皮肤燥干,可以多饮牛奶,具有补益气血,滋润皮肤、毛发之效。

银耳:中医传统的“银耳炖冰糖”,可治疗支气管炎的咳嗽、痰多。另外,银耳对于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症,也有一定的疗效。多食银耳也可使皮肤白嫩而富有弹性,可以改善秋燥造成皮肤的燥干、瘙痒。

淮山莲子汤:山药性能滑润,而莲子具有健脾固肾之功效。在秋天,多食淮山莲子汤,不失为良好的滋养补品。而对于久热不退造成“津枯血燥”者,利用淮山莲子汤调养也大为适宜。(常怡勇)




页面执行时间:32,700,880.000毫秒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