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满天下“臭牡丹”功用详解……《药材疗方大辞典》 www.aimantianxia.com
〔
淘金
〕
药材疗方大辞典
〔
测运
〕
名称
内容
药材辞典
药茶辞典
药酒辞典
药膳辞典
药方辞典
《黄帝内经全书》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
《医宗金鉴全书》
臭牡丹
臭牡丹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臭牡丹
【别名】矮桐子、大红花、臭枫根、臭八宝、臭芙蓉、矮脚桐
【来源】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.,以根及叶入药。夏季采叶、秋季采根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【性味】苦、辛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除湿,解毒散瘀。根: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高血压病,头晕头痛,肺脓疡。叶:外用治痈疖疮疡,痔疮发炎,湿疹,还可作灭蛆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根0.5~1两;鲜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臭牡丹
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【别名】大红袍、臭八宝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矮童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大红花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野朱桐、臭枫草、臭珠桐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矮桐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逢仙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臭灯桐、假真珠梧桐(《闽东本草》),臭树、臭草、鸡虱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、叶。夏季采收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落叶灌木,高1~2米。叶对生,广卵形,长10~20厘米,宽8~18厘米,先端尖,基部心形,或近于截形,边缘有锯齿而稍带波状,上面深绿色而粗糙,具密集短毛,下面淡绿色而近于光滑,惟脉上有短柔毛,触之有臭气;叶柄长约8厘米。花蔷薇红色,有芳香,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,径约10厘米;花萼细小,漏斗形,先端5裂,裂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尖,外面密布短毛及腺点;花冠径约1.5厘米,下部合生成细管状,先端5裂,裂片线形以至长圆形;雄蕊4,花丝与花柱均伸出,花丝通常较花柱为短;子房上位,卵圆形。核果,外围有宿存的花萼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~10月。生长于湿润的林边、山沟及屋旁;亦有栽培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等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叶含生物碱。
【性味】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辛,温,有小毒。"
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辛。平。"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散瘀,消肿解毒。治痈疽,疔疮,乳腺炎,关节炎,湿
显示全部内容
改
页面执行时间:48,064,310.000毫秒
☆
.
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