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黑蒿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黑蒿 【别名】密花艾纳香 【来源】菊科大黑蒿Blumea densiflora (Wall.) DC.,以全草入药。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截疟。主治疟疾,高血压,肠炎,感冒发烧。 【用法用量】1~2钱。截疟可用1~1.5两。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黑蒿 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》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密花艾纳香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 【原形态】半灌木,高达2米左右。全株密生白色绒毛或成粉末状,有香气。叶片羽状深裂,长18~20厘米,宽6~8厘米,上面有毛成粉末状,下面有细毛,叶缘有锯齿,叶柄长4~5厘米,茎上部的叶柄短或几无柄。头状花序小,排成圆锥花序状,大型,顶生咸腋生,花梗有细毛;花黄色;苞片椭圆形;缘花管状,雌性,盘花两性。瘦果,有白色冠毛或带黄色。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低山丘陵地及林缘。分布云南。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截疟。 【附方】①治感冒发热,高血压,肠炎:大黑蒿一至二钱。水煎服。 ②治疟疾:大黑蒿一两至一两五锭。水煎服。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大黑蒿 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 【英文名】Herb of Denseflower Blumea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密花艾纳香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densiflora DC. [B. excisa DC.; B. densiflora DC. Var. pinnatifida Miq.]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 【原形态】密花艾纳香 草本或亚灌木,高1-3m。茎粗壮,有分枝,具条棱,被犭褐色腺状密绒毛;幼枝及花序轴上的毛更必,节间长4-6cm。茎叶宽椭圆形、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2-42cm。茎叶宽椭圆形、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2-42cm,宽8-16cm,先端具小尖头,基部渐狭世具狭翅的柄,两侧有时具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