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葵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佛葵 【别名】锈草、红丝线、珍珠菜叶 【来源】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(Wall.) Bitt.,以全草入药。 【生境分布】四川。 【性味】辛,温。有小毒。 【功能主治】杀虫,解毒。主治痈肿疮毒。 【用法用量】1~2钱。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佛葵 【出处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 【别名】锈草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。8~9月采全草,晒干。 【原形态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须根纤细,褐色。茎直立或基部匍匐,有不定根。单叶互生或上部近对生;叶片纸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~11厘米,边缘小齿或微波状,叶上面常有小白点,上下两面均有节状毛,脉上较多。花单生叶腋;花萼联合呈浅筒状,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,外面有卷曲毛;花冠白色,联合呈短筒状或浅钟状,上端5裂,裂片略呈披针形;雄蕊5,生于冠管口部;雌蕊1。浆果球形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~10月。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林缘,或路旁半阴处。 【性味】辛,温,有小毒。 【功能主治】杀虫,去毒。治锈耳疮,鼻疮,痈肿疮毒。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钱。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佛葵 【出处】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 【英文名】Herb of Oneflower Lycianthes, Oneflower Lycianthes 【别名】锈草、排草叶、钮扣子、红莲草、白莲草、珍珠菜、红丝线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(Wall.) Bitt. 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全草,晒干或鲜用。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须根纤细,褐色。茎纤细,延长,基部常匍匐,有不定根。叶假双生,大小不等或近相等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;大叶片长4.5-7cm,宽2.5-3.5cm,小叶片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