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芳藤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扶芳藤 【别名】换骨筋、小藤仲、爬行卫矛 【来源】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(Turcz.) Hand.-Mazz.,以茎、叶入药。夏秋或全年可采,切段晒干。 【性味】苦、甘,温。 【功能主治】散瘀止血,舒筋活络。用于咯血,月经不调,功能性子宫出血,风湿性关节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创伤出血。 【用法用量】2~4钱。水煎或泡酒服。外用适量,研粉撒患处或捣烂敷患处。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扶芳藤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【别名】滂藤(《本草拾遗》),岩青杠、岩青藤、万年青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卫生草、千斤藤、山百足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抬络藤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白对叶肾、对叶肾、白垟络、土杜仲、藤卫矛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尖叶爬行卫矛(《贵州草药》),攀缘丝棉木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坐转藤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小藤仲、爬墙虎、铁草鞋(《文山中草药》),换骨筋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的茎叶。全年可采。 【原形态】扶芳藤,又名:爬行卫矛。 常绿或半常绿灌木,匍匐或攀援,高约1.5米。枝上通常生长细根并具小瘤状突起。叶对生,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以至长椭圆状倒卵形,长2.5~8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尖或短锐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质厚或稍带革质,上面叶脉稍突起,下面叶脉甚明显;叶柄短。聚伞花序腋生;萼片4;花瓣4,绿白色,近圆形,径约2毫米;雄蕊4,着生于花盘边缘;子房上位,与花盘连生。蒴果球形。种子外被橘红色假种皮。花期6~7月。果期9~10月。 【生境分布】攀援于墙壁或树上。分布我国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各地。庭院中亦有栽培。 【化学成份】含卫矛醇;种子含前西红柿红素和前-γ-胡萝卜素。 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拾遗》:"味苦,小温,无毒。" 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平,味辛。" 【功能主治】舒筋活络,止血消瘀。治腰肌劳损,风湿痹痛,咯血,血崩,月经不调,跌 |